- 首頁
- 精選文章
- 國外新知
- 掉發研究新進展專家發現近10種掉發基因
-
- 瀏覽人次
- 1,406 人
掉發研究新進展專家發現近10種掉發基因
- 發布時間
- 2003/09/19
-
《環球時報》訊 掉髮一直是困擾人類的煩惱問題。正因如此,古人將頭髮喻為“三千煩惱絲”。如今,基因技術的發展,使我們有望告別“頂上”煩惱。
掉髮基因研究又有新發現
掉髮的原因很多,遺傳基因從中作祟是主要原因之一。近日,日本獅王日化公司和德島大學醫學系的一個聯合研究小組宣佈,通過基因分析,他們已經發現了與男性掉髮密切相關的兩種基因。日本《讀賣新聞》對這項科學發現進行了詳細報導:研究人員從患有掉髮症的男性頭髮根部取出毛囊細胞,研究與細胞增殖相關的1185種基因的作用,然後與不掉髮的男性比較,他們發現有106種基因的功能存在差異。患掉髮症的男性體內編碼合成“BMP”和“EPHRIN”生物澱粉黴的基因功能尤其低下,導致合成的“BMP”和“EPHRIN”僅為正常情況下的4%和1%。這兩種生物澱粉黴具有促進頭髮生長的作用。同時,引起掉髮的生物澱粉黴“NT─4”的量卻是通常的2‧34倍。研究人員發現,植物生長素6─氨基嘌呤能有效抑制合成“NT─4”過程中的基因表達,使編碼合成“BMP”和“EPHRIN”的基因變得活躍。這種植物生長物質還具有防止發根細胞死亡的作用。如果研究進展順利,那些飽受掉髮之苦的男士可能會得到一劑良方。
掉髮基因發現了近10種
日本科學家這次發現兩個掉髮基因的消息並沒有引起科技界非常大的興奮。原因在於,這已不是人類首次發現掉髮基因。
2001年10月,日本研究者就發現了一種跟掉髮有著密切關係的基因所產生的蛋白質,並且了解了它的作用。它的名字叫掉髮基因蛋白質。這種蛋白質跟頭髮的生長密切相關,如果它沒有發揮基因正常的功能,就會導致掉髮的產生。2003年6月20日,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一種稱為DSG4的蛋白質。DSG4確定每個細胞能在正確的時間、正確的位置,使得細胞彼此能互相配合與旁邊細胞一起進行作用,形成頭髮,這樣每個細胞都能得到正確的信號而成為正確的毛囊。
凡是與毛髮脫落有關的基因都被科學家們稱為“掉髮基因”,它包括促進毛髮生長的基因和抑制毛髮生長的基因。目前,與掉髮有關的基因已經發現了近10種,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或許還會發現新的掉髮基因。
基因療法初見成效
掉髮的基因治療已經提出來很長時間了。研究人員一直在通過改變抑制掉髮的基因,或導入誘導因子使毛囊再生而長出毛髮。這種療法雖然處在實驗研究階段,但已經獲得了可喜的成果。
2001年12月,美國康奈爾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發現,在經過化療的小鼠身上,通過提高SHH基因的水平,能夠促進其新生毛髮的生長。儘管這一研究目前還沒有進行人體實驗,但研究者認為將來有可能造福癌症患者。大約有85%的癌症患者在化療後出現掉髮現象,新的毛髮重新恢復大約需要3到6個月時間,有一小部分人無法恢復。隨著掉髮奧妙的揭示和基因治療技術的發展,科學家們定能讓掉髮者“荒漠的頭頂”上長出秀美的頭髮來。